历史趣闻

导航
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苏曼殊的诗词 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

趣闻网 2016-06-14 21:48:35 原文链接:网络

苏曼殊简介

?先来看一下苏曼殊基本的简介。苏曼殊,原名名戬,字子谷,学名为元瑛,法名为博经,法号为曼殊,近代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是广东人。苏曼殊出生在日本的横滨,父亲是广州人,母亲则是日本人。下面来具体看看苏曼殊的简介。

苏曼殊的诗词 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

苏曼殊

苏曼殊曾经在日本横滨大学学习,在日本还加入了留学生所组织的青年会,第二年加入了拒俄义勇军,同一年苏曼殊选择了回国,在苏州一所中学中任教。1903年,苏曼殊在广东的惠州选择削发为僧,后来来到了上海,与上海的一些革命志士进行了结交,在《民国日报》上发表了小品。光绪三十年,苏曼殊去到了许多国家,学习了梵文。

1906年的夏天,受到革命党人刘光汉的邀请到芜湖几所学校进行执教,与旧时的友人陈独秀相遇,后来又跟教育家邓绳侯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芜湖之后常常用诗画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光绪三十三年,苏曼殊在日本跟其他人一同组织了亚洲和亲会,提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主旨,同一年跟鲁迅一同决定筹办杂志,但是并没有成功。1909年,再度进行南游,在爪哇进行任教。辛亥革命胜利后,苏曼殊选择了归国,参与了《太平洋报》的工作。1913年,苏曼殊发表了《反袁宣言》,主要是揭示袁世凯的罪行。他的情绪起伏不定,时而愉悦,时而激烈,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生活经历。1918年,苏曼殊在上海病逝。

苏曼殊诗词

?苏曼殊是近代著名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并且精通许多语言,可以说是多才多艺的学者。苏曼殊在诗歌、小说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成就,后来将他的作品编成了《曼殊全集》。苏曼殊曾经在许多报刊上发表过文章,他的诗风别树一帜,在当时的影响很大。下面来欣赏苏曼殊诗词中的其中一首叫做《七绝·本事诗》的作品。

苏曼殊的诗词 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

苏曼殊

苏曼殊诗词都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所写都是自己的感同身受,都是言有尽但是意无穷的境界。这首诗的意思其实比较好解,整首诗歌主要包含着两层意思,前面两句主要是写自己的思乡的情感,而后面两句则是写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将思乡的情感与飘零之感相互联系起来,浑然交织,让人更多了一份情绪。

诗歌的第一句写了三种意象,分别为春雨、楼头和尺八箫。这三件东西简单的罗列出来,让人有更多的遐想空间。这三种意象又有其他的含义,春雨加上箫声,更让人显得特别惆怅。第二句诗人便说起了思乡的情感。当时的作者人在日本,尺八萧是日本的萧,萧就跟中国的笛一样,都是乡愁的催生剂。

第三句和第四句,则是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芒鞋破钵点名了作者的身份,穿着一双草鞋,拿着一个破钵,究竟走过了多少座桥已经记不清了。这两句很好的渲染了作者身世的凄凉。用樱花作为背景,更能衬托出作者凄凉的身世。

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

?苏曼殊的“无端狂笑无端哭”是出自于他的一首叫做《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诗中,这首诗歌表现了作者既对人生充满悲哀,但同时又有肯定的态度。“无端狂笑无端哭”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无形无素,毫无顾忌的做事风格。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如此生动形象充满性情的苏曼殊,他的诗作也让人十分沉迷。

苏曼殊的诗词 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

苏曼殊作品

苏曼殊虽然出身于大户人家,但因为自己是庶出同时又是私生子,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显得十分卑微。年仅六岁的苏曼殊从日本回到了广东,他唯一的亲人姨妈被留在了日本。在家中,他受到了很多冷眼和歧视。当年的腊月,他被医生诊断为有某种传染病,于是就被关进了柴房。幼年时候所经历过的处境,让他的性格以及对人生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印象。他从十六岁起曾经有三次剃度,那悲苦没有人能知道。

苏曼殊是一个才智过人的诗人,但是他的诗作总是蒙着一层悲伤的面纱。苏曼殊无端狂笑无端哭,真的是无端的吗?其实这些狂笑或者是哀哭都是发自于他自己的内心,是对无情的命运进行抵抗。

苏曼殊这种无端狂笑无端哭的状态,跟南社诸友的歌哭,更具有表达个性的含义,如果真像他所说的“肠已似水”,那也就不会表现出哭和笑了。所以这首诗歌,相反就是表现出了作者在入世与出事、红尘与空门之间那种挣扎和彷徨的心理。

延伸阅读:情僧苏曼殊 苏曼殊的爱情 关键字:苏曼殊 责任编辑:maokaik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