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三国 >

三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三国”?

趣闻网 2023-05-27 14:09:09 原文链接:网络

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了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后来又在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 曹魏都洛阳|蜀汉都成都|东吴都建业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刘表新亡、其子刘琮年幼、人心未附之时,南征荆州,刘琮束手,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又顺势攻打割据江东的孙权。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士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刘备乘势占据荆州五郡,后分别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时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刘备部将关羽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一度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后曹操采纳司马懿的建议,利用刘备拒不归还所借荆州,吴蜀联盟出现破裂之隙,派人劝说东吴孙权抄袭关羽,东吴吕蒙设计偷袭荆州(主要是南郡和公安),并且杀死关羽,至此荆州落入东吴孙权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魏黄初二年(221)蜀中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完成自己的霸业,遂于成都武担南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为报东吴偷袭荆州、杀害关羽之仇,章武元年,刚称帝的刘备就率大军征讨东吴,不听群臣劝阻,坚要复仇,被东吴陆逊败于夷陵,蜀汉元气大伤,之后数十年再也没有恢复,成为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一国。 刘备在被陆逊击败后的第二年(223年)驾崩于白帝城,其子刘禅即位,是为蜀汉后主,诸葛亮受命托孤,执掌蜀汉,再度与孙权联盟。

228年,诸葛亮北伐曹魏之战开始,但终因国力弱小等原因,未竟大业。后姜维继承诸葛亮之遗愿,继续北伐,但也没有多大成果。 而占据扬州、交州、荆州六郡的孙权于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皇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或“孙吴”。后又迁都建业(今南京)。 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的大权。263年,掌握了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