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辛弃疾 >

辛弃疾为什么不被南宋重用?

趣闻网 2023-08-16 20:09:19 原文链接:网络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王和尚称之为南宋词坛的“定海神针”。其实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将领,才兼文武,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但是他却被南宋政府先后闲居两次,前后投闲置散达18年之久。

为何如此一位文武双全的将领一生未得到重用,为何他以恢复汉家河山为志向,却总是命途多舛,屡遭弹劾?难道仅仅是因为他“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么,其中又隐含哪些原因?

辛弃疾为何无用武之地?

01:辛弃疾在和平时期,报国之才无用武之地

辛弃疾生于1140年,卒于1207年,享年68岁。辛弃疾一生主要是在宋金两次大战之间度过,这对他一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公元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议定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至大散关,南北并立。此合议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南宋也终于得以喘息之机。

即便在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其自身也很快招致溃败。宋金此时虽然偶有战争,但是总体处于对峙状态,再难发生“灭国之战”了。

公元1206年,韩侂胄执政南宋宰相,他力主北伐,但是由于用人不善,也很快溃败。此时辛弃疾已经67岁了。

两次战争之间的四十年,是相对和平的时期。虽然期间“主战派”从未停止“北伐抗金”的呼声,但是南宋初定,国民思安,既无战力,也无进取心,更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的北伐了。

即便名将张浚,也因为1161年的战争而备受猜疑,曾经在采石矶战败金国的儒将虞允文,也由于国家安定而消磨了斗志。



此时国民思安,坚持恢复志向的辛弃疾自然在别人眼里是不合时宜,也注定得不到多少支持的。偏安一隅固然是奇耻大辱,但是对当时君臣来说,能够暂时安定已经是求之不得了。何况战争胜负殊难预料,宋金之间的战争,南宋又少有胜绩,倾全国之力北伐,实在也算不上明智的举动。

02.年少南归,“归正人”成为辛弃疾一生耻辱

公元1161年,22岁的辛弃疾趁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之际,在家乡聚众数千,投靠了当时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第二年,他建议耿京南下投靠南宋政府,耿京被杀,他生擒了叛贼张安国后率众南归。

虽然辛弃疾勇敢忠义,但是自北方归来的身份,却让他饱受歧视。像辛弃疾这种自北方投奔到南方的人被称为“归正人”,视为异己分子,不信任更不会重用。

辛弃疾后来曾在给宋孝宗上疏时,沉痛地写道“臣孤危一身久矣,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可见当时辛弃疾虽然身负才能,但仍然饱受猜忌和排挤,更不可能被委以重任了。



因此,虽然他曾给皇帝上疏《美芹十论》,分析宋金形势,鼓吹恢复中原的大计,但是也石沉大海,并未得到采纳。他后来又上书宰相虞允文,对恢复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是为《九议》,但当时和平声浪压过了主战的声音,他的建议仍然没有得到重视。

即便屡遭冷遇,他还不断地拜访当朝重臣如张浚等,陈述北伐的决心与措施,但仍然没有得到采纳。难怪辛弃疾在词中写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这种孤独感会陪伴辛弃疾的一生。

03.敢作敢为,辛弃疾锋芒太露,引朝廷猜忌

虽然屡遭排挤与打压,但是辛弃疾的报国恢复热情从未消减,只要有机会他就为北伐做准备。比如,在1180年担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任上,他就建立“飞虎军”,既可以镇压当地的暴 动,又可以为北伐做军事上的准备。

在晚年担任镇江知府任上,他定做了一万套军服,预备招募万名士兵,准备渡江应敌之用。他在各地任上也不断积累财富,充归府库以作军用。



但是如此霹雳做事手段,却恰恰引起了当时政府的猜忌。南宋统治时期,最忌讳文官掌握军权,更不会让官员久于人质,这是他们“防微杜渐”的策略之一。辛弃疾勇于任事,才干突出,才更引起同僚的嫉妒和皇帝的猜忌。比如,好朋友陆九渊就写信告诫他收敛锋芒,以防落人口实。

但是辛弃疾是一个出身草莽的“豪杰式”的人物,他为人刚直,做事干脆利落,更不在意别人的攻击与打压。越是愈挫愈奋,其压力和打击就会越大。比如在湖南创建“飞虎军”时,皇帝虽然应允,但是很快又降诏,命令辛弃疾停止组建军队,辛弃疾却藏匿圣旨秘而不宣,等到军队建成后才上疏解释。虽然军队建成,却也引起了官场的猜忌,如此皇帝怎能放心于他?

04.辛弃疾果敢的豪杰作风,在南宋屡遭弹劾

辛弃疾在南宋为官20余年,却从未在任何一个职位上待到3年以上,这首先是因为南宋政府不愿官员久任某职,其次跟辛弃疾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辛弃疾曾感叹说“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二年鱼鸟江上,笑我往来忙”,如此宦途漂泊,实在是让人无奈。



辛弃疾做事颇具“豪杰作风”,他勇往直前,果决立断,既不肯多做无谓的顾虑而缩手缩脚,更能够大胆启用人才,发挥幕僚的赞襄作用,如此生机勃勃,但又有些“胆大妄为”,这就给人留下弹劾的口实。

在当时,主战派和主和派处于明争暗斗的紧张阶段,辛弃疾的高调与作风,自然引起不少人的嫉恨之情。因此,屡次有官员弹劾他“贪酷”,说他“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他因为没有按照枢密院的指示停止修建飞虎军的营房,被人弹劾为“凭陵上司”;他与朋友间的书信往来,被人弹劾为“缔结同类”

辛弃疾做事之果决,确实有些酷吏之风。虽然乱世须用重典,但是辛弃疾身处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此果敢的做法,自然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比如他在整顿湖南乡社时,就曾激起当地豪强的反抗。

乡社是一种民间武装组织,由当地豪强组织,其实是他们欺压乡民巧取豪夺的工具。辛弃疾一番整顿,虽然百姓额手称庆,但是却引起当地大族的嫉恨和不满。



但是,说辛弃疾“贪”却值得商榷,虽然辛弃疾屡次因“贪”被弹劾,但是细分析,其中多是捕风捉影。辛弃疾善于理财,其财都用于军事储备,但是在当时,“与民争利”确是政府大忌,其原因不外乎,南宋政府飘摇不定,更不愿意因为敛财而自坏根基,辛弃疾的积极理财,自然也会引起当朝重臣的侧目了。

辛弃疾活跃的时期,是宋金相对安定的和平时期,积极好战,立志恢复的辛弃疾自然得不到应有的重用;他“归正人”的身份,也引起南宋官场长久的歧视与猜忌,更不可能被委以重任。

并且南宋政府一直忌惮地方大员掌握军队,更不敢让他久任一职,因此纵然辛弃疾才干优长,也始终处在宦游漂泊之中;另外由于辛弃疾敢作敢当的豪杰作风,霹雳手段,更是引起众多的猜忌与弹劾。

如此以来,辛弃疾纵然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得不到应有的重用,更谈不上完成恢复中原的大志了。



这或许是辛弃疾悲剧命运的根源,也是一个大英雄屡遭不公待遇的原因吧,辛弃疾终于未能实现心中抱负,最后郁郁而终,成为了历史永远的遗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