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文人相轻 > 王允 > 六经 > 后汉书 > 蔡邕 > 张怀瓘 > 三国志 > 典论·论 >

文人相轻?董卓死后,他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害死了

趣闻网 2018-04-03 19:19:04 原文链接:网络

文人相轻是从骨子里带来的臭毛病,小编的文章写得差强人意,经常有老师过来点评一下:此文狗屁不通!小编只有苦笑,不能不想起文人相轻,武人相重之类的老话。小编对于被蔑视并不反感,只想如果老师能“轻而教之”,说出如何不通及提高之路,岂不是一件快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这话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文人互相看不起,都觉得自己尿得更高一些,这事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原来在三国之前就已经演得很烈了。

文人相轻?董卓死后,他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害死了

近来读《三国志》发现了一个文人相轻最极端的案例,就是蔡邕(yōng)之死。

害死蔡邕的也是一个大才子,大家都知道此人姓王名允。他少年好学,满腹经纶,据《后汉书》载:“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交。”

郭林宗是当时的著名学者,学界领袖,他倒一点也没有轻视王允的才学,不但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人还交了朋友。

文人相轻?董卓死后,他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害死了

郭林宗没有看错,王允果然很有才,后来历练成为朝廷柱石,尤其是在搏杀董卓的过程中他应该功居首位。但是杀完了董卓,他就有点飘飘然了,目无余子,而且缺乏容人之量,揪住才高八斗,书法又独步当时的大文豪蔡邕的一点小错,硬是把他打入监狱,六十岁的蔡邕不久就冤死狱中。

先说蔡邕是多么有才而招人嫉妒吧。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蔡邕正定《六经》之后,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让工人刻好立在太学门外,这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石碑新立时,来观看及摹写的儒者和学生相当多,一天之内,车子就有一千多辆,街道也因此堵塞。

文人相轻?董卓死后,他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害死了

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次交通大堵塞是因为你蔡邕的才华而引起的,谁让你文学才能太高,高到可以正定《六经》,成为后世典范。谁让你书法水平又高到“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见唐张怀瓘《书断》)的地步,你所开创的飞白体看傻了多少人!

再说,你还精通音律,不但会制作焦尾琴,弹得还精妙,皇帝叫你给弹个小曲听,你都敢称病不去,你实在是牛得有点过了。

但是正是因为蔡邕太牛,董卓掌权之后,仰慕他的名气和才华,以灭他三族相威胁,才强召他入朝为官。

文人相轻?董卓死后,他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害死了

这些事,身为司徒的王允当然应该知道。

可是就在董卓被成功诛杀的消息传来时,王允却听到了蔡邕一声轻轻的叹息。

王允勃然大怒,认为他是董卓一党,马上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

文人相轻?董卓死后,他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害死了

蔡邕不过是同情心泛滥了一下下,实际上王允吕布和李肃他们杀董卓没错,但是灭掉他的三族,甚至连董卓九十岁的老娘也砍了头是不是做得过分了呢?是不是也应该有人叹息一下呢?

蔡邕被下狱之后,很多人来替他求情,说他并不是董卓的人,而且他正在写汉史等等,蔡邕自己也低头认错,甚至请求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都可以,留条命就行,但是王允都“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找不到王允非要杀死蔡邕的其他更正当地理由,所以只能说,文人始相轻而相嫉而相攻而相戮,这应该算是一个最极端的个案了吧。

文人相轻?董卓死后,他轻轻一声叹息就被王允害死了

蔡邕鼓琴,女儿文姬倾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