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

导航
趣闻网 >趣闻 > 历史趣闻 > 棺材 >

古人为什么人死后放在棺材里,棺材盖为什么要钉铁钉?

趣闻网 2021-07-13 23:22:27 原文链接:网络

个人一生的终结是走向坟墓,古人认为,坟墓的一端是鬼神的世界,中国的丧葬习俗就是灵魂观念的产物。中国人重祖先,因此也重丧葬,古人认为,逝者身灭灵不灭,灵魂永存,并且会在冥冥之中保佑着子孙福乐安康。围绕丧葬,我国古代有一系列习俗,“死后入棺”就是古代丧葬习俗的重要环节。

 

棺材对于古人而言,相当于每个人的必需品,因此古人对棺材并不忌讳。不仅如此,在古代,年纪较大的人会为自己选备棺材,平时就将其放在家中,每到新年还会在上面贴福字。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大多数人们已不再保留这样的习俗,人们对棺材的意义也渐渐模糊,那么,棺材在古代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却也从来不敢对祖先神灵有半句菲薄。而且,儒家所制定的礼仪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与丧葬有关,丧葬构成中国人生活中的一大内容,清明扫墓、祭拜祖先永远都是一年当中的重大事件。人们在想象中构建了阴间地府的神鬼世界,成为现实社会的象征。

在传统文化之中,墓地象征着人们头脑里的阴间世界,它是根据现实社会所构想而来的,是阳间世界的缩影。既然阴间是阳世的翻版,那就必须为亡者的魂灵建筑住宅,而棺材就是古人为亡灵准备的沉眠之地休息之所,是逝者的归宿。这代表了人们对死亡的敬畏,也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缅怀。

 

“棺材”的历史起源已经无从考究,史书对此并无明确记载,不过,据传说,“死者入棺”的丧葬习俗与孙膑有关。战国时期,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学生,二人研习兵法颇有所得。后来,庞涓学有所成先行下山,他去到了魏国做了大将军,不久之后,孙膑也受到魏王邀请到了魏国,这让庞涓心生不满。

为了赶走孙膑,庞涓先是诬陷孙膑是齐国派来的细作,使孙膑因此受到了魏国的惩罚,双腿的膝盖骨全被挖掉了。孙膑残疾之后,庞涓仍不罢休,他还想再次迫害孙膑,将其置于死地。孙膑被逼无奈,为了活命,他只得装疯卖傻,找机会逃跑。

终于,孙膑等到了逃跑的机会,他决定离开魏国投奔齐国。然而,当他快逃到两国交界地区的时候,被魏国派来的追兵赶上了。为了躲避追兵,孙膑藏到了一户人家中,他将自己的经历告知那家人,并恳求他们帮自己逃到齐国。

为了避开魏兵的搜捕,那家人便让孙膑躺到柜子中装死,再将柜子盖上盖子,用麻绳扎紧,这样把孙膑送出了魏国。后来,这种抬柜子、扎麻绳的做法便被吸收到了丧葬习俗之中,这样的仪式被称为“出殡”或“送殡”。“膑”与“殡”同音,是否就是因此,才令古人将孙膑与丧葬文化相联系,从而杜撰出这样的故事,如今人们也不得而知。

 

实际上,棺材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尸体的。最早人们并没有处理尸体的意识,后来可能出于对同伴的怀缅,开始有了保护尸体的意识。为了防止尸体被野兽分食,或遭到虫子的残坏,人们想到了用草木掩盖尸体,这也就是棺材的缘起。

确实,据记载,中国人很早就有 “死后入棺”的意识了。《周易》中提到,古人死后,人们会将死者的尸体放到野外,并且会为其盖上树叶枝条等东西,后世将这种丧葬形式称之为“树枝棺”。这是对死者的敬畏,用树枝遮盖尸体的用意,就是想为亡者创造一个相对安静完好的安息环境。这种处理尸体的意识,与直接将尸体置于荒野相比,有了更深刻的文化含义,很大程度上已经反映出了古代棺具文化形态的起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古人所用的棺具也有了发展变化。《礼记》中记载了一种用硬土块烧制而成的“土棺”,称为“堲周”,指用烧成的硬土块将逝者围起来做棺材。这种棺具相当于是一种“砖”制的棺具,是用土砖块垒出来的,比之前的“树枝棺”又相对进步了。

不过,我们最熟悉的还是木质棺具,这也是中国古人最常用的一类棺具。在半坡遗址中,考古学家就发现了“小木棺”,但是其制作还是相当简单的。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木棺作为一种棺具形态开始盛行,应该是从商朝开始的,到了周朝后期,木棺为棺具已成制度,即《礼记》中所载的贵族“棺椁制度”。这实际上将保护逝者尸体的初衷,演变为了社会等级的划分。

 

按照古代礼制,以棺椁下葬是地位较高的统治贵族阶级才能享受的待遇,特别是“椁”这种棺具形式,被大众接受的更少。不过,与“椁”不同,“棺”的应用更为普遍。从字面来看,“棺”即关也,是收殓死者的器具,其读音同“官”,“棺材”也同“官”、“财”,表示吉利、吉祥。中国古人还信仰“五行之说”,正所谓“木”属“生”,所以古人相信木头能够维持灵魂的“生气”,因而逝者多用“木棺”。

说到“木棺”,在古代,人们在制作“木棺”的棺木选材方面也是很有讲究的。首先,棺木最好要选耐腐烂的,同时,选材还要考虑是否防虫、是否容易变形。普遍来看,以杉木为棺木是最常见的,也是造价较低的,较好一些的,也有选用名贵柏木的,再好的,就是较耐腐蚀的楠木了。

除了木材的选取,棺木的外形也很重要。好的棺材其外形讲究前大后小,呈长梯形,而从正前方看要似一根半圆木。除此之外,古人对于棺材的外部装饰也有讲究,好一些的棺材,正前方画的是碑厅鹤鹿,上面部分绘有展翅的仙鹤,两旁则是松柏,还有的画有祥云和水莲。

一般来讲,棺材上不提倡出现金属的。当然,古代也有青铜棺椁,这属于特殊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木棺上是禁止使用任何金属的,特别是金属的“钉子”。因为,古人对棺材的结构十分看重,他们通常认为“钉”有着不好的蕴含,因此,古人往往会将棺材设计为榫卯结构。

古人棺材不主张用“钉”,哪怕是到了死者入殓之后的“盖棺定论”环节,也不会用钉子来固定棺材底与盖。有的采用胶粘或蜡封的方法,有的则是采用皮条捆合的方法,而且对具体捆合的方式也有讲究,即:横向三道、纵向两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长两短”。

 

不过,一些老棺材制作艺人也称,棺木上也可以用钉子,但是钉子的用法和钉的位置是有讲究的,这都对应着某种说法。

比如,一些地区讲究在棺材上钉七根镇钉,称之为“子孙钉”,寓意着保佑子孙兴旺昌顺。在钉“子孙钉”时,逝者的亲属要一齐喊叫死者,让其“躲钉”,待钉好之后,还要在棺盖上铺撒“五色粮”,这样才算是大殓告成。之后,在正式出殡以前,亲属还需烧纸哭祭,每日三次,称为“捻香”。

关于棺材上钉钉子,民间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钉钉可以使逝者免受打扰,更顺利地到达另一个世界。也正是因此,棺材在制作时,往往底部很薄,因为古代的人们相信,这样可以便于亡灵更快的进入地下世界。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把棺材盖钉上,实际可以起到相对密封的效果。在古代,人死之后并不是要立即下葬的,通常需要将尸体停放一段时间,再将其下葬。因此,将棺材盖钉上可以使棺材内部与外界隔开,有利于防止尸体腐烂后所产生的有害气体的散发。

然而,这种棺材上用钉的情况依旧是少数,大部分地区的风俗中依然将棺材上的“钉”视为“不祥”的象征。在这种观念下,就产生了一些特殊的“棺材用钉”的情况,例如,古人会将某些因非正常原因死亡的人看作是不祥的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死者入殓后要用金属钉封住棺材盖,这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镇邪”。

 

古时候,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钉子属于利器,有镇封阴魂的作用,故而,“棺材钉盖”的做法对应着“镇压阴魂”的说法。因此,在古代,若非特殊情况,在大部分地区的丧葬风俗中,棺材一般不会使用金属钉,否则就会被视为对逝者不尊重。

“尘归尘,土归土”,万物终将归于尘土,而棺材作为连接人类死亡与归尘的重要一环,它蕴含了上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内涵与人们对逝者的追思缅怀。棺材承载了生者对逝者的怀念,正所谓“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常念先辈,继承遗志,坚守孝行,砥砺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