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趣事

导航
趣闻网 >趣闻 > 趣闻趣事 > 防护 > 个人 >

什么是个人防护?

趣闻网 2024-04-26 16:15:00 原文链接:网络

什么是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意思是指为了保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现场工作人员,使其免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的防护,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护服、口罩、帽子、防护眼镜等。

戴帽子、穿防护服、戴N95口罩,按紧鼻甲、戴上防护眼镜、穿上鞋套或胶鞋、戴上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个人防护包括哪两个方面?

1、头部防护:主要产品有安全帽,安全头盔。按材质分为玻璃钢安全帽,ABS安全帽,PE安全帽。


2、呼吸防护:防尘口罩、防毒口罩和过滤式防毒面具。隔绝式防毒面具、生氧式防毒面具、长管呼吸器及潜水面具等。


3、眼部防护:防护眼镜、炉窑用防护眼镜、防冲击防护眼镜、微波防护眼镜、激光防护镜以及防X射线、防化学、防尘等防护眼镜。


4、听力防护:耳塞、耳罩和帽盔,低压发泡型 带线耳塞、宝塔型 带线耳塞、带线耳塞、圣诞树型耳塞、圣诞树型带线耳塞、带线型耳塞、经济型挂安全帽式耳罩、轻质耳罩、宝塔型带线耳塞、防护耳罩。


5、手部防护:耐酸碱手套、电工绝缘于套、电焊手套、防X射线手套、石棉手套、耐高温手套、防割手套丁腈手套等。


6、身体防护:分为特殊防护服和一般作业服两类。

个人防护四要素?

预防是防范疫情传播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让人人皆知的防控知识,筑牢第一道防线至关重要,掌握以下四点防疫要素,筑牢疫情防线。


1.勤洗手



一般来讲,用流动的水和香皂洗手 15 秒,可带走手上 90% 的细菌,持续洗 30 秒可将手上 99.9% 的细菌全部带走。所以,不管到什么时候流动清水冲洗 + 香皂的方式都是首选。


做到有效的手部清洁要遵循以下 12 个字:勤洗手、半分钟、流水洗、要擦干。


在洗手结束后一定要检查是否彻底冲干净肥皂泡,再擦干双手,以免潮湿的皮肤滋生病原菌。盖上盖板冲马桶,做好水龙头、遥控器等经常接触物体的消毒。


2.戴好口罩



疫情期间应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外出出行时,在车站、机场、商场、电梯厢、影院等公共场所,加强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不同人群、不同场合,口罩选择有不同。根据防护级别从高到低排序:N95(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其他各式口罩>不戴口罩。可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口罩。独自散步、驾车的情况下不需要戴口罩;去非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可使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空间狭小场所或进入医疗机构时,可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非医用口罩,如棉纱、活性炭和海绵等口罩具有一定防护效果,可视情选用。


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正确有效佩戴口罩,应将口罩上端鼻夹贴合鼻梁,并拉开口罩保证全面覆盖口鼻和下巴,直至口罩会随呼吸产生轻微的鼓起或塌陷。在排队等候时,尽量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并减少交谈。外出时尽量不乱摸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电梯按键等部位,在彻底清洁双手前不要触摸自己的口鼻和双眼等黏膜部位。


3.加强体育锻炼



强健的体魄是我们预防疾病的保障。有专家分析认为,合理适量的运动锻炼有利于免疫功能细胞总数短暂升高,从而提高细胞对病毒和细菌的吞噬,避免其入侵,抑制其扩散,由此增强抗病的能力。


科学锻炼,主要是有一个合适的运动量,即对运动强度、次数和时间的把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在家里锻炼,场地环境条件都有限,一般运动强度控制在中等以下为好。家里空间环境有限,有的家里是大理石地面,就不要做一些移动性的动作,避免滑倒。特别是老年人,可选择一些柔和的项目进行健身,并且动作不要太大。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的一名在校生在家期间自编了一套抗疫健身操。视频中,这位同学配上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操练动作简单易懂,从上到下,活动各个关节,让血液加速循环,使身体微微出汗,达到热身的效果。通过居家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还增强了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广大人群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与工作当中。


4.积极接种疫苗



每个人都要坚持常态化防控的各项措施,省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管理所副所长许青表示要像戴口罩一样重视疫苗接种,因为目前接种疫苗是防控疫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尚处于流行状态,我们国家也有局部小的疫情,新冠病毒离我们并不遥远。如果我们在身体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尽早接种疫苗,使我们国家尽早形成群体性免疫。目前我国上市的三块疫苗都是经过我们国家药监局的质量监管下,生产使用,目前从监测数据上看,三款疫苗都表现出比较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大家可以放心的接种。”


此外,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疫苗是预防新冠的生物学手段,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是我们预防新冠的公共卫生手段,这两个手段是包容的,可以同时采取的,不是互相排斥的。在人群没有实现群体免疫的情况下,即使打了疫苗,也仍然需要坚持戴口罩。没有打疫苗的,当然要戴口罩,打了疫苗的也要戴口罩。

个人防护指南?

一、个人日常防疫行为准则


1.提前接种疫苗,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


2.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


3.居家和工作场所定时开窗通风。做好居室日常卫生。


4.出差或旅行前,关注目的地疫情流行情况,做好出行计划。


5.乘坐飞机、高铁、火车、空调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口罩,随时手卫生。


二、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防疫行为准则


6.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具有较严重基础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降低重症发生风险。


7.在疫情流行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伤残人士等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确需前往应全程佩戴口罩。


8.在疫情流行期间,不建议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进行长途旅行。


9.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人群如出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及时开展抗原或核酸检测。


10.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等人群应根据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注意药品适用人群范围和多种药品合并使用禁忌,患者本人或监护人要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


三、感染者防疫行为准则


11.感染者居家期间,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如条件允许使用单独的卫生间。避免与同住人员共用餐具、毛巾、床上用品等日常生活用品。


12.感染者非必要不外出,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需外出,应全程佩戴N95或KN95口罩。


13.感染者根据相关指南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尤其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伤残人士等特殊人群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


14.陪护人员尽量固定,首选身体健康,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的人员。


15.做好居室台面、门把手、电灯开关等接触频繁部位及浴室、卫生间等共用区域的清洁和消毒。使用常规家用清洁产品并按说明使用,注意清洁剂和消毒剂的安全存放。

个人防护四要?

1、交通出行

旅行期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并妥善保存票据以便查询。如旅途过程中出现头痛、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干咳、发热等症状,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并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取消或中止旅行。

2、景点观光

提前了解旅游目的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规定,配合工作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实名登记、健康码查验等疫情防控工作。合理安排行程,尽量避开热点景区或出行高峰时段,遵守旅游景区预约、限流规定,错时错峰出行,最好使用网络购票,绕开人群聚集区域,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

3、就餐

餐前注意及时洗手,掌握洗手时机,即在触摸易感病毒部位(口、鼻、眼)之前,接触污染物之后。如果没有流动的水,可以用手消毒剂消毒,或消毒湿巾擦拭。注意餐具是否清洁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餐具。

4、旅行归来

中国疾控中心还提出,旅行归来应自我观察14天,一旦出现可疑症状,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14天活动轨迹和接触史。做好防范感染他人的措施,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