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岩崎弥太郎

  • 出生日期:1835年12月11日
  • 出生地:土佐国(现高知县)安艺郡井口村
  • 去世日期:1885年2月7日
  • 籍贯:日本高知县
  • 民族:大和民族
  • 岩崎弥太郎简介
    岩崎弥太郎(いわさき やたろう,天保5年12月11日~明治18年2月7日(1835~1885))日本“第一财阀”三菱集团创始人,1835年12月11日出生于土佐国(现高知县)安艺郡井口村的一个“地下浪人”的家庭。1864年,才当上了下级官员。1865年,长子岩崎久弥出生。1866年,被任命为开成馆货殖局的下级官员。1867年底,因为工作成绩显著,被提升为新留守居组。后来经营官方的“土佐商会”,成绩卓著。1873年3月,将“三川商会”改名为“三菱商会”,正式向各界表明,三菱商会是他个人的企业1885年2月7日,由于饮酒过量,再加上日日劳心,胃癌难愈,终于带着无限遗恨撒手西归了。
    三菱集团创始人

    人物生平

    官场商人

    1834年12月11日,岩崎弥太郎出生在土佐国安艺郡井口村的一个“地下浪人”的家庭。岩崎弥太郎七代以前的祖先,经过多年苦心经营,买下乡士(乡居的武士)的地位,使得岩崎家脱离了平民之籍,但后来却家道中落,弥太郎的祖父因为贫困不得不把乡土地位卖掉。岩崎家从此便被排斥于正规武士之外,成为地下浪人,不再有武士家族的荣耀了。岩崎家由于当时严格的等级制度,备受歧视和冷遇。这些屈辱、痛苦的下层生活的经历,使得小弥太郎胸中充满愤慈,培养了他不屈不挠的性格。

    安芸市岩崎弥太郎生家

    弥太郎的母亲美轮是一位乡村医生的女儿。她待人宽厚仁慈,且非常勤劳。她为小弥太郎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先送小弥太郎到自己的娘家,让他跟随弥太郎的姥姥学识字和书法。后来,她又与丈夫商量,让小弥太郎拜本地最有名的私塾先生为师。1848年,小弥太郎被送到他姨夫阳明学者冈本宁浦家。冈本宁浦在家乡开办私塾,弥太郎也就成为他的门徒。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冈本逐渐了解到弥太郎虽调皮却是很有前途的孩子,他求知欲旺盛,在诗文方面十分有天赋。因此,冈本一度曾想收弥太郎做养子,可弥太郎的父母没有答应。那时候,冈本宁浦以前的学生奥宫造斋也做了弥太郎的老师。

    1854年,冈本因病去世了。奥宫觉得在闭塞的家乡难以有所发展,准备到江户去寻找新的生活。听到奥宫老师去江户的消息,弥太郎激动不已。对于一直在井口村长大的弥太郎来说,江户犹如天上的星星一般遥不可及。但是,弥太郎的心中却涌上无法抑制的渴望。他三番五次到三里远的布师田村去拜访奥宫老师,央求他带自己到江户求学。奥宫老师拗不过他,又念他是先师冈本宁浦所器重的学生,就答应了弥太郎的恳求。弥太郎跟随老师到江户后,拜江户“昌平堂”的名师斋为师,才学大有长进。

    1855年10月2日,江户发生大地震。“昌平堂”的学生部争先恐后避难去了,只有弥太郎不顾危险,坚持在学堂附近照顾艮斋老师一位生病的亲戚。艮斋老师因此非常感激他,认为他是个很重情义的年轻人。也就在这个时候,弥太郎得到父亲弥次郎遭人陷害的消息。他救父亲不成,自己也身陷囹圄,结果在牢狱中呆了近一年,1857年正月才获得自由。弥太郎出狱后,他的姓(当时只有士族才有姓)与刀都被剥夺,同时还受到活动范围受限制的处分。弥太郎被迫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时,他深切体会到了社会的不公道,改变黑暗现实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他静下心来读了好些书,见识大长,精神境界也提高了一层。一天,他与弟弟弥之助在安芝河钓鱼。看着滔滔的河水,他说:“这河面真宽阔啊!”弟弟弥之助说:“洪水涨时,如果没有宽阔的河面,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弥太郎此时突发奇想:要是能在河岸筑堤,拦河造田,那不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吗?当时,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已重新获得了曾被祖父卖掉的乡士身份,因而,当他以最快的速度向本藩的郡公所提出拦河造田的申请方案时,很快就被批准了。

    1864年,拦河造田大功告成。当年,他的粮、棉都获得了丰收。从此,河边几百公亩的田产给弥太郎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甚至给他带来仕途好运:弥太郎因造田有功,被任命为高知城奉行所的下级官员。后来,因政局变动,后藤象二郎控制了高知政权。

    1866年,后藤创立”开成馆”作为藩的直营商馆,弥太郎被任命为开成馆货殖局的下级官员。开成馆的业务就是将藩内的产物(纸、樟脑、砂糖、茶、柴鱼等)贩卖到别藩。所得款项作为藩的资金,其目的在于购买武器。然而,开成馆并没有得到好评,有人戏称它是“愚人馆”,做的是“傀儡生意”。的确,官办的机构总是作风拖沓,效率很低,开销又大,弥太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气氛,在1866年3月就辞职了。

    这中间的1865年,弥太郎的长子岩崎久弥出生。家中增添人口,全家人都很高兴。弥太郎辞职不久,“开成馆”分馆“土佐商会”与外国商会产生纠纷。后藤处理不当,背了一屁股债。这样下去,不仅“开成馆”会倒闭,连土佐藩的财政也岌岌可危。后藤开始找寻能够替他收拾善后的人。大家一致认为除岩崎弥太郎外,无他人可胜任。从此,弥太郎重新受到后藤的器重。不久,后藤任命弥太郎为长崎“土佐商会”的负责人。

    1867年底,岩崎弥太郎因为工作成绩显著,被提升为新留守居组。第二年,日本国内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主张改革的大久保利通等领导了倒幕运动。在伏见鸟羽之战中,德川方面完全崩溃。在战乱中,长崎发生大火,长崎士佐商会被烧毁。1868年9月8日,新政府改年号为明治,史称明治维新政府。这时后藤已升任为新政府的参议。1869年1月,因长崎土佐商会已被封闭,弥太郎由长崎调至土佐藩开成馆大阪商会,7月被任命为开成馆代理干事。

    1870年,土佐藩基于财务困难,决定缩小“大阪商会”。也正是这一年,明治维新政府认为藩营事业会压迫民间企业,决定大举废止藩营事业。弥太郎在这一年9月来到东京,与后藤等商谈,决定9月底“大贩商会”脱藩自立,以“土佐开成商社”民间商社的名义继续营运。但是新商会在正式开张时,商号却不叫“土佐开成商社”,而称“九十九商会”,这个商号取名于土佐九十九湾。弥太郎虽然表面上没有参与九十九商会,可却是实际上的负责人。他获得了商会里的红叶、夕颜、鹤等三艘藩船的使用权,开始经营大阪——东京、神户——高知的海上运输业。

    1871年7月,明治政府决定废藩置县,土佐藩变成高知县。县当局劝弥太郎将“九十九商会”转变为个人的事业,弥太郎同意了。他以4万两银子将夕颜、鹤两艘船买下,船上的标志与今天的三菱标志一样,是由三柏叶的标志与岩崎家的三阶菱组合形成的。

    1872年1月,“九十九商会”改为“三川商会”。1873年3月,弥太郎又将“三川商会”改名为“三菱商会”,正式向各界表明,三菱商会是他个人的企业。三菱商会拥有原来隶属于藩的商会财产以及汽船6艘。拖船2艘,库船、帆船、脚船各1艘。弥太郎长久以来在官场服务,虽无大过,但也无所建树。回想过去,弥太郎感慨万千,他决心脱下官服,专心从事海运事业,有一番大的作为。

    巨子遗恨

    岩崎弥太郎虽然从“官场”走进了“商海”,但激烈的商海战往往与激烈的官场斗争联系在一起。当时在海运界,弥太郎有一个强劲的对手涩泽荣一。此人不仅与弥太郎同年出生,而且在家庭出身、学问等方面也很相似,两人年轻时也都有过反叛权威的行动。但是,他们的经营观念、事业策略却恰恰相反。

    1869年,涩泽荣一被任命为大藏角租税正,即现在的国税局长。当时,涉泽才30岁,他的上司是比他小一岁的伊藤博文。但是,涉泽在大藏省工作时,和他最默契的上司却是井上馨。

    当时日本是以米纳租税,为了把贡米从地方输送到中央,需要有得力的船队,才能很好完成这项任务。而民间用的是旧式和船,容易遭到沉船与浸水的危险,而且运费也相当高,因此,涩泽荣一与三井公司协商成立一个半官半民的船运公司。1870年1月,涩泽等组织的邮政蒸汽公司成立后,毫不客气地把许多民间的弱小船运公司挤到破产的边缘,弥太郎的公司也受到很大的冲击。

    后来弥太郎在给其弟弟弥之助一封信中提到:“现在,受大藏省庇护的日本邮政会社与我们三川商会竞争得非常激烈。邮政公司以15年分期付款的方式买下大藏省十五六艘船,称为大日本邮政蒸汽公司,假政府的威望,其势锐不可挡;而我们三川商会严守规规矩矩做生意的原则,以获得内外界的信誉为目的。”正如弥太郎在信中所提到的那样,他的公司在“内外界获得信誉”这方面远胜过邮政蒸汽公司。邮政蒸汽公司的经营方式是“官僚式”的,而弥太郎本着“规模虽不大,然以在野之身,任意做官方办不到的事情”的精神来经营公司。弥太郎以信誉为上,重视服务,积极从邮政蒸汽公司争取到顾客及船货,为自己公司打开了广阔的前景。

    1873年日本发生政变,一直庇护三井、支援邮政蒸汽会社的井上馨等长州派政治家逐渐失势。结果,井上辞去内阁职务,涩泽也跟着辞职。不过,涩泽城府颇深,他已准备好后路,即与小野共同出资,设立第一所国立银行,由他本人担任总监。这年10月,大隈重信出任大藏大臣。11月,大久保利通被任命为内阁大臣。大久保利通、大隈重信等文人派势力大长,武人派遭到排挤,乃至放逐。岩崎弥太郎一直与文人派保持密切的联系。

    1874年,日本西乡从道出兵侵略大清帝国的台湾岛。弥太郎积极向大久保利通请示承揽一切军需输送工作。大久保利通同意以771万日元为政府购得13艘汽船,托与三菱。从这个时候开始,涩泽的邮政蒸汽公司与三菱商会的地位就颠倒过来了。侵台之役后,被邮政蒸汽公司视为命脉的补助金也被停掉,政府将邮政蒸汽公司的18艘船以22.5万日元买下,连同政府所有的13艘,几乎不要代价地借给三菱商会。另外,政府又在1875年9月15日发布命令:每年给予三菱25万日元补助金。

    大久保利通

    1877年日本国内发生西南战争。大久保利通等时刻关注战况,深夜与大隈重信商量,破格优待弥太郎,以15年分期贷款偿还的方式,借给弥太郎345万日元资金,购买10艘船,让三菱商社全面协助军事运输;等到战后,将这些船全数送给三菱公司。在西南之役8个月期间,政府花在船运上的费用高达1300万日元,相当于战争总费用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被三菱公司赚去了。1877年,三菱共拥有61艘汽船,吨位高达35464吨,占日本全国汽船总吨数的73%,三菱公司一跃成为海上霸王。从此,弥太郎以汽船为中心,将事业范围扩大到汇兑业、海上保险业、仓储业等。在三菱公司进行押汇的货物都由三菱的船只来运送,由三菱负责保险,收在三菱仓库之中,于是,三菱的汇兑、保险、运输、仓储等方面的利润都成倍地增长,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与三菱公司相反,昔日对三菱不屑一顾日本三井物产公司在三菱的迅速扩张中受到猛烈的冲击。一般竞争不过三菱的地方性小汽船公司,破产后不得不租用三菱的船只。对于别的小汽船公司,三菱很大方地出租给船只;唯独对于三井物产,弥太郎不同意租给它船只。纵使三井物产公司最后提出每年提供超过70万日元之高的租赁费,也枉费心机。

    正当三菱独霸海运,业务如日中天之际,忍无可忍的涩泽荣一与三井物产公司的董事长益田孝商量,纠集敌视三菱的地方船只、批发商、货主,采取涉泽最擅长的合股方式,创立一家大型海运公司,企图对“骄恣”的弥太郎进行反击。他们成立的新公司取名“东京风帆船会社”,投入资金36.6万日元,董事长预定由海军大佐远武秀行担任,头取(相当总经理)由涩泽荣一的堂弟涩泽喜作担任。

    面对来势凶猛的威胁,岩崎弥太郎也未敢怠慢。他迅速召集会议寻求对策。首先,三菱公司展开了全面的离间行动。弥太郎先派得力干将在地方上说动当地的富户,不要投资经营困难的海运公司,而接受三菱全面的帮助,组织物产公司。结果,准备投资或已经投资东京风帆船会社的地方实力派,都纷纷抽身,借重三菱的协助,成立物产公司,与涉泽、三井竞争。

    其次,弥太郎还通过媒介大造舆论,攻击涉泽、三井一派。如当时日本的《团团珍闻》载:“涩泽由于投机生意而亏损50万日元,造成财力上的一个破洞,为弥补破洞,他才设立风帆会社,以此来弥补亏损。”《近事评论》也载:“涩泽荣一在米业及银行方面的投机生意失败,失望狼狈之余,与三井银行商量,组织风帆船公司,各处筹募资金,以弥补自己的亏损。”在真真假假的舆论攻势之前,涩泽在米业及银行上早已一天不如一天,如第一国立银行,抄纸公司等都连连亏损,而谣传鹊起更使涩泽等人陷入进退维谷的局面。

    另外,弥太郎还开始秘密收购涉泽与三井派合股创立的东京股票交易所的股票。弥太郎绞尽脑汁使收购股票的策略成功,涩泽荣一的弟弟涩泽喜作被迫辞去头取之衔。弥太郎向涩泽所做的反击不止于此,他还对涩泽支持的商法讲习所(一桥大学)施加压力。他命令在东京府会中任职议员的属下,在府会中议决停止商法讲习所继续授课。虽然弥太郎的反击有时未免过人,但却很凌厉,几乎招招命中要害。最后、东京风帆船会社由于地方资本家的背叛,资本锐减为17万日元,客户一一被抢走,船员也不断被挖走。情况最凄惨时,仅能维持营业而已,与处于最盛期的三菱公司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涩泽虽在与三菱的竞争中败得一塌糊涂,却未彻底垮台,而且随着局势的发展,意外地得到了卷土重来的契机。

    1881年,当权者大隈重信被反对派排挤,被迫下台,而另一位弥太郎的支持者大久保利通也早已被杀。明治政府内部己无人能帮助弥太郎的三菱。农商大臣西乡从道甚至大骂三菱是一夜暴富的国贼。而与三井息息相关的井上、同县及伊藤等长州人物开始掌权。下野的大隈重信组织改进党与政府相抗衡,弥太郎鼎力支持大隈的反政府运动。于是,形成“长州藩阀政府加三井财阀”的联盟对抗“大隈的改进党加三菱”的联盟的局面。对弥太郎而言,真正的龙争虎斗才刚开始。

    井上馨

    就在政坛斗争激烈,陷入一片混战之时,涩泽荣一再度活跃起来。他指使心腹田日卯吉在《东京经济杂志》上发了一篇名为《论三菱公司的补助金》的攻击性文章。由于涩泽的推波助澜,三菱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特别是明治当局也看到,若是弥太郎的财力和大隈的行动结合在一起,图谋颠覆政府,将是一件最可怕的事。于是,1882年明治当局计划成立一个打垮弥太郎三菱公司的大海运公司,由涩泽出面,井上馨赞助,农商大臣品川负责指挥。弥太郎在政府这一计划出台前得到消息,立即提出“意见书”阻止,然而政府却以一篇《辨妄草案》的长文加以驳斥。就这样,规模空前的大公司——共同运输公司按计划成立了。这个公司采取涩泽最擅长的合股形式,其中260万日元由政府投资,其余由三井集合民间游资形成,共计总创业资本为600万日元。

    1883年1月,共同运输公司将东京风帆船会社的三家公司合并。社长向英国订购最新式的船只,启航后,其航线与三菱公司航线完全一样,于是“天下大角力终于开始”。当时的《东京日报》报道:“两家公司一起由神户出航之后,为了抢先到达目的地,船员与船长都绑上头巾,不计成本,拼命将煤炭铲入火炉中,双方都不肯认输,在海上进行马拉松赛跑。到达纪州藩时,火炉内的火力强到烟囱烧得赤红,船员却不因烟囱可取代火炉的暖气而高兴,因为,当时船内已达灼热难耐之温,由陆地遥遥望去,好象看到两只火龙在竞速一般,情况十分可怕。”两家公司为了抢乘客,抢业务,几乎是“不择手段”。共同公司企图通过附赠礼品来吸引乘客;三菱公司也不甘示弱,不惜把般费降到不能再降的地步。接着,两家公司的竞争演变为降价竞争。最高兴的还是乘客与货主们,他们甚至威胁说:“你们不多打折扣,我就去坐别家的船。”

    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弥太郎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斗志、超人的谋略与共同公司角逐。他既重视对方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也非常注意内部整顿。他将公司重新改组,裁撤冗员,削减开支,采取彻底抗战的姿态。他的心腹近藤廉平(日本邮船社长)利用一张公司便笺写私信,弥太郎发现后,居然立刻给予他从月薪(70元)中扣除15元的处分。当时有人讽刺说:“近藤使用一张纸花了15元,近来物价实在太贵。”尽管有人觉得弥太郎对属下太苛刻了,但他的办法却的确使三菱走出危机。1884年,每吨汽船的平均收入三菱为100元,共同公司只有50元。与共同公司的竞争,三菱虽获得了胜利,然而,赤字的打击使它元气大伤,不得不停止香港至琉球间的航线,连三菱汇兑所也被迫停业。此时,共同公司也精疲力竭,他们拼命宣传,但其股票在1884年下半年已陷入毫无红利的窘境,股价落到面额的2/3以下,持股人争相抛售。弥太郎抓住机会,秘密收购这些抛出的共同公司股票。到1884年末,弥太郎已控制了过半数的股权。这样一来,共同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与股东乱作一团,尤其是井上、品川、涉泽等三进、长州派与批评公司做无谓竞争的萨摩派更是产生激烈的争执。但面对共同的敌人三菱,两派都咬牙切齿。到此地步,政界自由党的干部觉得已不能袖手旁观,加上政治、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自由民权运动逐渐普及到贫民层,演变得过于激烈。于是,他们在发生激烈暴动前便解散了组织,大隈重信也由改进党脱党。对政府而言,已无须再整垮三菱。另外,经济不景气的风暴愈来愈强,公司、银行一家接一家倒闭。两家公司对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1884年12月15日,农商务卿两方从道为使两家公司白热化竞争降温,订立了关于两家公司船只出发时间、速度的规定。1885年2月5日,在政府的斡旋下,两家公司在运费、出发时刻、承包人、船员雇用等方面达成临时协定。

    1885年2月7日,岩崎弥太郎由于饮酒过量,再加上日日劳心,胃癌难愈,终于带着无限遗恨撒手西归了。他弟弟岩崎弥之助继承了他未竟的事业。弥之助指示各分公司负责人“社长丧期,为免忽略事业,各人须更加小心谨慎。”没有让各旗以致哀。

    岩崎弥太郎死后不久,共同公司与三菱公司的临时协定又宣告破裂。弥之助列举了共同公司对协定背叛的事实,发出最后通蝶。于是战端重开,甚至比以往更激烈,7块7毛钱的运费竞降至2毛5,到最后,几乎是完全不需费用,还馈赠礼品。当时《东京日报》载:“几乎完全免费,又附赠一条毛巾。”面对如此态势,三菱公司决心背水一战。弥之助决定:月薪百元以上的职员,不论其资历多深,薪俸一律减半。同时,弥之助为了表达自己对政府偏袒共同公司的不满,扬言要将弥太郎时代向政府申请的辅助金全数偿还,并且将所有的船只集中在品川外海引爆。政府方面原先不相信会这么做,但是,弥之助居然真的退还3200多万日元,使得政府人员开始感到担心。如果弥之助真的引爆船只,社会舆论必会交相指责政府,因此,他们不得不更换共同公司的社长,任命温和的森冈昌纯为新社长。森冈昌纯上任后不久就与弥之助进行秘密会谈,讨论两家公司合并之事。虽然在共同公司内部,涩泽与益田等汲力反对合并,却不能抵挡大势所趋。后来共同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时,合并派以绝对多数票大获全胜。

    1885年10月1日,两家公司合并成立日本邮船公司。共同公司出资600万,三菱公司出资500万。由于共同公司股份分散,加上很多股票早已被三菱秘密收购,实际的权力弥之助并不吃亏。后来,这家新公司终于成为日本最大的公司,同时,高级干部很多都是三菱一系的人。至此,两家公司的激烈竞争最终告一段落。弥太郎的4个女婿中,加藤高明及币原喜重郎2人后来成为日本首相。

    轶事典故

    经营理念

    岩崎弥太郎开创的三菱公司,历经十几年风风雨雨,几濒危亡存续关头,都挺过来了。岩崎弥太郎作为一个由封建官吏转变而来的大资本家,在前期善于利用政治资本发财,甚至善于从战火中捞一把。然而,善于利用政治条件发展事业,仅仅是弥太郎特色的一方面,他后来与官方支持的共同公司的决斗,更有他经营观念高超的一方面。弥太郎的经营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岩崎弥太郎以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家族经营观念”维系三菱的团体的斗志与信念。弥太郎早年就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而且,他自己曾担任藩土佐商会的负责人,从事藩营事业多年,因此,他把强烈的国家意识熔进自己的信念之中,并把它推及于三菱的每一个职员。这是其他财团,如三井、住友、安田财团等,都无法可比的。明治初年,美加太平洋邮船公司曾给日本政府一封文书。其中写道:“开拓日本沿海运输,使之更趋隆盛,然未开化人民不宜兴起如此基业,政府亦无法有所助益,因此,清暂由本公司来负责。”象这样的侮辱文书激怒了全日本的政治家及海运业者。1875年,日本明治政府确定排挤外国汽船公司势力的方针,弥太郎主动请缨。1875年9月,岩崎弥太郎对全体员工致辞,说:“从我国与外国展开邦交以来,外人一直甚为轻视我们。其中,美国邮船公司在我国内地通航,实在是国人的奇耻大辱,同时,也侵占国人的权利,我奉命开办上海这一条航线,必须使该美国公司倒闭,我们才可扬眉吐气,航运之权始可复得,所以,希望大家夙夜匪懈,方能致胜。”接着,弥太郎与太平洋邮船公司展开了激烈的降价斗争,受到日本政府大力支援的三菱获得最后胜利。但是,1876年,弥太郎又遇到英国P.O汽船公司这个劲敌。

    英国P.O汽船公司不只在香港—上海—横滨间打开了航线,也在东京—阪神间进行航运。P.O汽船公司还与大阪的22个货运公司订立契约,掌握了货物运输权。这些航线都是三菱的摇钱树。三菱决定完成市场独立时,却出现一个大洞,这就是为了降价竞争而造成的日渐庞大的赤字问题。弥太郎与得力干将们努力寻求对策,他的弟弟弥之助也从美国赶了回来。弥太郎最后表示,为使三菱取得最后胜利,他与弟弟弥之助薪金减半,其他人减三分之一即可。弥之助提出,可从大藏省借来资金创办押汇金融,凡是委托三菱运送货物的人,都可由三菱借到资金。这条妙计一出,一直与P.O汽船合作的货主们,都纷纷投入了三菱的怀抱。弥太即执着于“一家事业”而创设三菱公司,要求员工对身为“一家之长”的他绝对忠诚。他的属下各公司和直系各公司的股票不公开,几乎都为持股公司或岩崎家族所有。在这种持股情况的背景下,属下直系公司的经理及重要职员均由岩崎家人充任,弥太郎的几个兄弟均占据要职。家族以外的经营人员作为“代理人”被置于与本家族身份不同的地位,这是岩崎弥太郎“家庭经营观念”的体现。

    其次,弥太郎非常重视培养人才,尤其好用有学之士,强调人才的“为人”。弥太郎有时很吝啬,但在人才培育费用支出上却显得非常大方。1873年3月,他送弥之助到美国留学。为了使弥之助成为自己最好的助手,弥太郎交给弥之助的留学费用是8000日元。据说当时文部省接到报告后,“一看到此项金额,皆表惊愕。”

    弥太郎不但非常重视培养人才,而且在选用人才时,非常重视他们的特长。弥太郎虽然专制,却能善待人才。他在土佐藩的低级武士中,发现了锋芒锐利、机敏果决的石川七财;并起用出身于土佐贫穷乡下村长家的川田小一郎,此人思考周密,老实又有魄力。弥太郎深信自己的力量,也信任同僚,开了日本实业界起用书生的先例。

    弥太郎要求所用的人才要绝对忠诚,他绝对不用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弥太郎自己是绝对的个人主义者,不能与别的个人主义者共事,在他所采用的土佐人中,没有比他更高地位的人,因为上佐本来就有很多个人主义者,新进公司的人,必须与弥太郎保持主从关系。这并不排斥他也看重人才的才干与实绩,他对“贤才”会尽心尽力给予关怀与帮助。

    对这一点,岩崎弥太郎的老对手涩泽荣一也深有感触。他曾说:“三菱的第一代岩崎弥太郎反对由多数人共同出资经营事业。他认为人多,意见就多,工作成绩也定然不明显。他认为最好的事业型态应由一个人负责经营,我所主张的合股经营方式正好与他相反,他积极网罗人才,任用许多饱学之土,我想,这是弥太郎录用人才的一大特征。”所以,尽管他们两个曾长期明争暗斗,但涩泽荣一对弥太郎仍是非常佩服的。弥太郎死后,涩泽荣一曾经对三菱的事业提供一定帮助,1883年甚至应聘做三菱公司的社外重役(公司外聘的高级干部),由此可见岩崎弥太郎长久的影响力。

    安芸市岩崎弥太郎像

    再次,弥太郎经营管理能做到严格规章,奖勤罚懒。弥太郎每天早上都到公司去督促职员,发现有人怠慢的话,立刻就加以严声叱责。他赏罚分明,提高上进者的薪水,有时,甚至“支出数倍于薪水的奖金”激励员工。《三菱重工社史》记载:“公司与从业员的关系就如同唇与齿、车与轮,利害始终一致,共存共荣,必须信赏必罚。罚要峻,赏要厚,随机应变则富人情味。”三菱公司制订了日本最早的公司规则,而且很严明。如三菱公司坚持:“凡有成规之事及定例,金毅出纳,允许自主行事;无成规之事或新的设施,规定临时出入的金毅。未受社长许可,不可独断行事。若违犯公司规则或怠忽职守,管事要对社长负连带责任,公司的业绩好坏,亦属分内之责。”随着三菱的发展壮大,其规章制度也日趋健全,它的“公司职务章程”、“总则”、“文书制度”、“接客制度”、“薪水及旅费制度”等,在当时称得上是世界优秀的经营管理规定。岩崎弥太郎虽然英年早逝,但也给三菱公司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三菱的后继者正是以岩崎精神为基去闯、去拼,把三菱公司迅速由“海上王国”推向“陆上王国”。

    后继奋斗

    岩崎弥太郎在世时,明治政府虽一度曾为三菱公司购置汽船,并给予辅助金援助困难中的三菱公司,但是,明治政府严禁三菱发展海运以外的事业。唯一的例外是明治政府还允许三菱发展附属于海运的事业,比如,可应用于海上运输的煤矿开发事业。

    弥太郎很早就注意上了九州的高岛煤矿。这座高岛煤矿最初由英国人古雷斐开采。古雷斐是著名的“死神高人”,他是甲汀·马迪逊公司的长崎代理店负责人。1873年时,日本政府考虑到避免本国矿产区受外国资本的操纵,因此,一律将矿业改为官营。其后才售与后藤象二郎,这是1874年9月的事。后藤象二郎一直不改其散漫的经营态度,他的负债愈来愈多,最后,福泽谕吉出面斡旋,让弥太郎在1881年3月买下高岛煤矿。这座煤矿后来与吉冈矿山同时成为三菱的摇钱树。弥太郎进取心非常旺盛,积极拓展自己的经营范围。是年7月,海上保险公司设立发起人会议在东京召开。这原本是从前的诸侯与文官为筹募全录公债(为补偿华族、士族等世袭贵族的俸禄,而于1876年所发行的公债)资金而开设的一种公司,创立的总代理人是涩泽荣一。涩泽所打的如意算盘是,三菱将是该公司的最大顾客,必须要拉拢才行。他主动地与弥太郎进行交涉,弥太郎原来就迫切地感到海上保险业的迫切性,因此,东京海上保险公司的60万日元资本中,有11万是来自弥太郎这一方,弥太郎成为最大的股东,反而将海上保险公司转为自己可以操纵的公司。

    1881年,岩崎弥太郎又在福泽渝吉的建议下,创立了日本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明治人寿保险公司。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英国的P.O汽船公司竞争,弥太郎在弟弟弥之助的鼎力支持下开办了东京——大阪间的押汇金融业务。1880年4月,资本投资额达100万日元的三菱汇兑所正式开张。此后,弥太郎又在这些公司的基础上建立了三菱银行。

    因为政府禁止三菱从事海运业以外的事业,弥太郎就想方设法以海运业附属事业的名义,开办经营一些有前景的公司,在各方面为三菱走向企业联盟、走向“陆上王国”埋下了事业之根。在弥太郎去世后,弥太郎的后继者们本着岩崎精神,一步一步地使三菱走向组织化、现代化的庞大的企业联盟。弥太郎的首位继任者是他弟弟弥之助。弥之助从美国留学回来后,立刻进入三菱商会,担任副社长,辅助弥太郎。1874年,弥之助与后藤象二郎的长女早苗结婚。在三菱的领导层,只有弥之助留过洋,因而,也只有他能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去谋划公司的战略与策略,弥太郎非常器重他。弥之助当上社长之初,三菱商会处在极度困境之中。如前所述,弥之助大胆地决定将自己的船运公司(三菱商会的主体)与共同公司合并,成立日本邮船公司,并巧妙地使这个新公司的控制权从对方逐步转换到三菱一系的人手里。

    因为三菱的主体即船运公司已分离出去了,弥之助便以原附属三菱的煤矿业、铜矿业、造船业等为基础,准备将“海之三菱”转变成“陆之三菱”。他把原来的三菱公司改名为三菱社,同时,因原公司的地址已让给日本邮船公司,弥之助还将新公司的本部迁至隅田川附近灵岸岛的滨町,然后向官方重新申请营业登记。

    弥之助为新公司三菱社订下规定:本公司职员之进退与业务执行,不论事情大小,一概由社长来决定,不允许职员自做主张。这完全禀承了弥太郎制定的“公司规定”中的“一家事业”的观念与“社长独裁”的组织。不过,实际经营时,弥之助的做法又与他哥哥弥太郎不尽一样。他比弥太郎更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与建议,没有弥太郎那么专断。

    弥太郎时代购进的高岛煤矿是三菱社的顶梁柱。1889年,弥之助又买进新入、鲶田两处煤矿,再经营筑丰煤田,并把采煤、运煤的新技术运用到他的煤矿事业中。除煤矿业外,弥之助还致力于金属矿业的经营。他买下尾去泽、生野、佐渡、旗峰、面谷等矿业,并为之铺设了坑道、铁轨,采用巴尔顿水轮、翰尔顿磨矿机、水套式熔矿炉等设施,正是因为他大胆地推动各项技术革新,提高了生产率。最终使煤与铜矿业成为弥之助时代三菱最大的收入来源。

    弥之助并不感到满足,他又利用矿业获得的收入投入到造船业上。1884年,日本政府将收入一直呈现赤字的长崎造船厂租给三菱。当时偏袒共同公司(三菱的对手)的明治政府将长崎造船厂租给三菱,并非为了帮助三菱,而是送个包袱给三菱,以减弱三菱与共同公司的竞争能力。

    1884年6月,三菱公司决定承租长崎造船厂。三年后,弥之助向政府申请,停止租约,直接买下造船厂,他希望以造船业作为振兴三菱社的核心事业。

    明治政府很快批准了弥之助的申请,因为明治政府已在长崎造船厂投入113万日元,也未见有由亏转盈的迹象,而现在,三菱居然愿以45万日元买下来,何乐而不为呢?弥之助购买造船厂也并非一时冲动,他巧妙地与政府谈判,以45.9万日元、分5年付款的方式获得造船厂的转让权,再提出申请,以一年一成利息,现金归还,亦即每年偿还9.1017万日元。这样一来,三菱可捡到一个大便宜。弥之助把长崎造船厂办成了“东方最大的造船厂”。在1905年又开办了神户造船厂。当时有人称弥之助“右手掌握日本邮船公司,左手设立造船厂,吸收海运界资本,技巧实令人惊服”。

    除了矿业、造船业外,银行业也是弥之助一直关注的事业。三菱的船运公司与共同公司合并后,日本政府改变了过去对待三菱的方针,允许它往银行业方面发展。当时,银行都冠以国立银行之名,实际上纯属民间银行,只是没有银币发行权而已。后因条件变更,国立银行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于是,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立,共有151家,竞相发行纸币,造成极大的混乱。当时的第119、第49两家银行濒临破产,便向弥之助求援。由于这两家银行的出资者是一群旧武士出资创立的,出身于没落武士家庭的弥之助据说对此深表同情,产生了救人的“侠义之心”,而接过来经营。当然,弥之助虽然很果敢,却不失慎重。他预测银行业前景十分看好,并盘算好接手后的周密计划,才开始行动。他以托存在三菱东京仓库公司的商品为担保,进行“商品担保金融”,以这种办法保障了银行的盈利。

    弥之助后来还让慎重、能干的堂弟丰川良平出任银行的董事长。丰川良平不仅在财界很活跃,而且当时日本著名政治家几乎都是他的朋友。同时,他也坚持弥之助的行事方针,敢在艰险中慎重地求发展,因此,即使在1895年后,日本发生经济大恐慌,三菱的银行也能比其他银行稳定,并迅速摆脱困扰。

    矿业、造船业以及银行业,是三菱振兴的三大支柱。弥之助以此为基础,不断使三菱社向房地产、综合商社、铁路、电机、重工业、制纸、玻璃、啤酒等方面拓展。

    日本东京皇居前的丸内林立着三菱社的大厦。那地方原来是长满杂草的练兵场,日本政府在1889年将它卖给三菱。13.5万坪的土地卖价150万,因此,每坪约值11块1毛1。当时,地价最高的地区是麴町,每坪只有2块3毛4。由于价格贵得离谱,且又是整批地出售,这块地当然就无人问津了。然而,年轻时曾游学外国,看过不少美丽大都市的弥之助心中却有自己的计划。他很快就买下了这块地。很多人对弥之助的决定不是惊讶,就是嘲笑:“买这么大一块地,究竟有什么用呢?”弥之助对这些人只是淡淡一笑,或漫不经心地回答:“没有目的,只想种竹子,养老虎。”话虽如此,他却没有闲着,弥之助在这块称为“三菱之原”的地区,开始着手建设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他舍弃日本传统的木造房子,改用石、砖等西式建筑材料。就当时的民风而言,这可是破天荒的创举。后来,那条办公街就被冠以“一个伦敦”之名。建筑物所采用的美丽红砖,不仅吸引了东京人,连世界各地来访的客人们,也甚为其优雅、壮观而折服。此外,弥之助也对冈山几岛湾海浦新生地、干叶印幡植林事业及新泻耕地进行投资。他还与人合伙在岩手山地区买下一大片平原,并以几人的名字来为那块地命名。弥之助对土地的关注,成为以后的三菱地产形成的基础。弥之助对投资铁路也很感兴趣。现在日本的铁路,多半是明治时代的平民铺设的。除了在弥太郎时发展的日本铁路外(今日本的东北本线),弥之助又投资建造山阳铁路(山阳本线)、九州铁路(鹿儿岛本线、长崎本线),铁路事业不仅可运输煤矿,也是煤矿的主要消费者。

    弥之助特别重视提高日本国产技术。长崎造船厂在弥之助的指导与支持下,全力投入制造日本国产的第一部涡轮机。由于长崎造船厂所制造的蒸汽涡轮的出现,三菱内燃机制造业与三菱电机业很快就脱离造船业,并逐渐形成三菱重工业。

    弥之助早在1889年时,就看好造纸业必有发展。他先出资赞助瓦修兄弟所设的神户Paper Mill Company,后来,买下那家公司,此即三菱制纸业的由来。弥之助让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俊弥到伦敦学习应用化学,归国后创设玻璃工业,弥之助从旁援助,并为该公司命名旭玻璃公司。旭玻璃公司的苏打事业又演变为今天的三菱化学工业。弥之助是明治中期经济界人士中最现代化的经营者。他脱离了弥太郎时期的“官商”身份,舍弃过于专断的作法,发扬了在艰险中果敢创业的岩崎精神,以组织人身份重新建设三菱,使原为“海上王国”的旧三菱转为“陆上王国”的新三菱,并使之成为庞大的企业联盟。弥之助并非单纯的调整人,而是自身下决断采取行动的现代化领导者。他也不单单使三菱现代化而已,他通过三菱,更加推动了日本产业现代化,对于日本经济的运行有极大的影响。

    1893年12月,弥之助辞去三菱社长之职。弥太郎临死之前,曾交托弥之助办理后事,并要求弥之助等儿子岩崎久弥成人之后,令其担任社长。弥之助一直遵照哥哥的使命,未曾有过违拗。而且同哥哥一样,他也把自己的侄子久弥早早送到美国去留学。这一年,他将岩崎家在三菱中所拥有的权益,全数归为久弥所有,并以弥太郎家为本家,弥之助自己这一家则为分支,分支所得只有本家的四分之一以下。人们都为他的手足情深、深谋远虑的作风感到由衷地钦佩。

    三菱社到岩崎小弥太(弥之助长子)任社长时,已进入了工业机械,电气设备、化工、炼油、飞机制造等生产领域,成为一个巨大的康采恩。小弥太采用了现代股份制,共设立11个独立的三菱公司,每家公司都公开出售一部分股票。小弥太通过三菱总公司保持了无可争辩的控制权,一直到1945年财阀解散,岩崎家族还保持了三菱各公司47.8%的股份。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战胜者的身份,占领并统治了日本国土。日本财阀,包括三菱、三井、住友等,或多或少都卷入了侵略战争,而美国垄断统治者为了排除日本垄断资本的竞争,早就想打击日本垄断资本的力量。1945年10月20日,“盟军总部”发出指令,要求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15家财阀就本公司的事业内容、资本活动状况等提出报告。10月31日,“盟军总部”又发出了冻结这15家财阀资产的指令。

    11月1日,盟军总司令部根据美国总统社鲁门的声明,对日本政府发出了解散财阀的“基本指令”。根据这一指令,麦克阿瑟司令部要求日本方面自动提出解散财阀的方案。当时处于被占领军控制下的日本政府只得俯首听命,提出了解散财阀的计划。但日本财阀都以不同方式进行抵制。在财阀家族中,实际掌握事业指挥权的三菱的岩崎家族作了极为顽固的抵抗。三菱总公司社长岩崎小弥太曾固执地表示:绝无自动解散的理由。后来,日本的藏相涩泽敬三和他促膝谈心,鼎力说服,岩崎小弥太才勉强表示:“自动解散是不行的,但如根据盟军的要求,作为国策而命令财阀总公司解散,则是万不得已的事。”

    在1945年9月到1950年期间,美国使尽各种方法解散了日本的旧财阀,从而清除了日本垄断资本的封建家族式统治方式,摧毁了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企业控制体制,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日本垄断资本的统治力量,但是,日本旧财阀赖以生成发展的命根子——银行资本被几乎毫无损失地保存下来了,这就导致了日本的旧财阀以银行资本为中心得以复活——形成独特的战后日本垄断企业集团。

    一段时期内,美国占领军禁止日本旧财阀各企业使用“三井”、“三菱”等作为公司名称。三菱公司被分割成139个公司后,三菱银行改称干代田银行;三菱重工业公司被拆成了三个公司后,分别称为东日本重工业、中日本重工业和西日本重工业,如此等等,难以尽述。旧金山和约生效以后,原属三菱的公司又开始加上了“三菱”的头衔。后来,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放松了管制,旧财阀又开始“复活”了。从1955年开始,以三菱银行为中心,一面重新聚集原三菱财阀所属企业,一面新办、合并和重组企业。1950年代末新建了三菱原子能公司和石油化学联合企业;1960年代,将“新三菱重工”、“三菱日本重工”和“三菱造船”三家大企业合并成日本最大的重工业企业——“三菱重工业公司”,又把“日本邮船”和“三菱海运”两家合并成大的船运公司——“日本邮船公司”,从而大大加强了三菱集团的实力;三菱商事公司得到加强和发展,其营业额长期居日本商业公司的第一位,并成为整个企业集团各企业相互协作的纽带;作为三菱集团核心的金融机构,除去三菱银行以外,还有三菱信托银行、东京海上火灾保险和明治人寿保险3家。

    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日本逐渐形成了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六大垄断集团,其中三个是作为旧财阀康采恩重新改组后出现的垄断集团,其中包括三菱、三井、住友等;另外三个是区别于财阀而成立的新兴垄断集团,这就是芙蓉、三和、第一劝银等。在六大垄断集团中,要数三菱垄断集团经济实力最强,被称为“最强最大的企业军团。”(据日本《东洋经济》1972年9月23日)。

    从参加三菱垄断集团的“金曜会”的28个成员企业来看,它们包括金融、商社、造船、机械、化学、水泥、玻璃、合成纤维、食品、海运、不动产、建筑、仓库等几乎所有的主要行业,而且这28个企业,几乎可以说都是每个行业中的第一流企业。加入三菱垄断集团“情报委员会”的成员达44个公司,所涉及的行业则更广。

    1970年,三菱垄断集团为了纪念三菱康采恩创建100周年,出版了“三菱集团白皮书”,其中说“三菱集团44个公司的总资产,占日本全部企业总资产的1/10。1969年,10个公司的销售额差不多等于国家预算。”

    1960年代到1980年代初,垄断集团内的相互持股率一直是住友与三菱较高,其余4个集团约低一半。从集团外的情况来看,如在全部上场企业中的股票占有率来看,则三菱又远远高于住友,在6大集团中,仅次于3和居第2位,高于6大集团中的其他4个。所以,从资本集中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三菱集团无疑居于首位。与其他财团相比较,三菱财团有自身重要的特点。首先,它在重工业、化学工业部门中有极强的实力。三菱财团的部分骨干企业是重工业、化学工业部门中的一流大企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三菱重工业公司,这家公司是三菱“三大家”之一(另外两个是三菱银行和三菱商事),是三菱财团中一个规模最大的垄断企业,也是目前日本最大的重工业联合企业。三菱重工业公司有广泛的系列企业网,子公司和旁系公司多达40多家,而且不少是日本机械工业企业中实力较强的企业,而且它与日本防卫厅的关系密切,在战后日本历次“防卫计划”中接受了巨额军需订货。另外,三菱重工业公司也积极向海外扩张,在美国、哥伦比亚、巴西、泰国等地设有子公司和旁系公司。

    其次,三菱的银行和综合商社的实力在日本也是首屈一指的。在战后重新组成的日本垄断财团中,银行和综合商社占据重要地位,它代替战前的财阀总公司,具有组织机能。早在1960年代末,三菱银行就是日本名列前茅的大商业银行,后来由于第一银行和日本劝业银行合并成为第一劝业银行,才在日本大商业银行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但仍然是具有强大实力的大商业银行之一。该银行和三菱财团的其他3家金融企业——三菱信托、东京海上火灾保险以及明治人寿保险等公司有相互持股关系,而这些三菱财团金融机构总的资金力量在6大垄断财团金融机构中居首位。三菱商事公司是目前日本最大的综合商社。据1985年统计,它的资本额为720亿日元,总资产达51472亿日元。经营项口主要有金属工业品、机械设备,食品、燃料、化学工业品、纺织品及其他各种器材等。进入1980年代以来,三菱商事公司进一步加强同国内外垄断企业的资本与业务的联系,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处设有办事处。再次,三菱财团的聚集力极强。财团聚集力的强弱,主要看财团的“系列贷款”率、综合商社的作用、人事关系上的结合、“经理会”成员企业的构成及企业间持股状况等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财团内骨干企业相互持股率的高低。据1983年度的统计,三菱财团、“经理会”成员间的平均持股率为24.39%,在6大垄断财团中仅次于住友财团而列居第2位。“系列贷款率”越高,表明三菱财团内企业在资金上的联系越紧密,也就是财团的聚集力越强。

    最后,三菱和军用工业的联系比较密切,武器生产在6大垄断财团中居首位。三菱石油、三菱电机、三菱精密机械等公司向日本防卫厅提供导弹、护卫舰、潜艇、坦克、鱼雷、轰炸机、电气通信机等军用物资。据1974年统计,三菱重工业公司接受军用物资订额达750亿日元,占防卫厅订货总额的24.5%,居武器生产企业的首位;三菱电机公司接受军用物资订货额为118亿日元,占防卫厅订货总额的3.9%而列居第4位。这就是说,以上两家企业和三菱石油、三菱精密机械等三菱所属企业的武器和军用物资生产在防卫厅订货总额中约占1/3。

    目前,三菱垄断集团成员之间联系得比较紧密,作为一个集团来说,聚结的力量比较大,这和历史上三菱各个企业发展的历史有密切的联系。垄断企业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结合在一起的利益,并没有因为解散财阀总公司和分割他们的企业有所减弱,反而加强了他们所谓的“大三菱意识”。作为旧三菱财阀的遗产,留下了巨大的、比较完整的机械工业体系,这一点和日本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和重工业、化学工业化完全合拍。旧三菱的遗产还包括庞大的经营和技术队伍与保守党的密切关系,与国外垄断资本的关系等等,都在三菱一跃而为日本最大最强的垄断集团的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当然,旧三菱财阀的遗产还包括以“三菱”创业者岩崎弥太郎为首的老一辈企业家的经营艺术与拼搏精神。如果没有弥太郎的忍辱负重和成就大业的志向,这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

    三菱帝国

    三菱重工业公司是三菱财阀的“大本营”,也是其赖以发家的支柱。该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综合性的重工业公司,造船能力长期居世界第一位。1971年,该公司在世界上首先建成能建造20万吨以上超大型油轮的香烧船厂,从而奠定了它的“世界造船业霸主”的地位。它在船舶修理业、汽轮机生产、锅炉生产、制造纸浆和造纸生产设备等领域,均居日本领先地位。该公司还一直将军工产品的研制,作为其经营发展战略的一个重点。在日本防卫厅历年的军需订货中,该公司均占首位。日本历次扩军计划的大部分新式武器装备都由该公司承造。以三菱重工为主的三菱集团,在原子能和人造卫星的研制开发上,在日本占有重要地位。在超音速飞机和现代化武器的研制方面,他们不但称霸国内市场,还积极瞄准国际市场。1981年度,日本防卫厅军需开支总额为7500亿日元,其中三菱重工吃进了1052亿日元,占14%;1983年度军需开支总额为11113亿日元,三菱重工吃进了2059亿日元,占18.5%,而居第2位的日本电气只有1245亿日元。因此,在日本有“三菱军需省”之说。199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为258.04亿美元,居世界最大工业公司的第43位;资产额392.29亿美元,利润额7.40亿美元。

    三菱重工业公司在机械工业和军需工业领域扩大实力的同时,还同美国资本合办生产自动售货机等产品的日本莱德公司、生产压缩机等产品的日本克拉克公司、生产自动控制系统等产品的三菱TRW公司、生产航空控制装置的三菱精密机械公司、生产油压机械等产品的日本德尼逊公司、生产拖拉机、推土机等产品的卡物庇拉三菱公司、生产空调机和冷冻机等产品的新三菱约克公司。

    三菱重工业公司在进军国际市场方面,也是日本企业的开路先锋之一。

    三菱汽车公司是三菱重工业公司汽车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3~197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大马力、超豪华轿车遭受重创,以丰田、日产为代表的小型车走俏市场,而三菱的超级油轮也疲软积压。于是,三菱集团果断决策,集中资金投资于汽车业。三菱汽车公司的设备与技术很快便追赶上来,一跃而成为日本第5大汽车公司。1993年度,该公司的销售额为273.11亿美元居世界最大工业公司的第41位,居日本第11位,并超过了母公司——三菱重工;资产额235.82亿美元,利润额0.52亿美元。

    三菱电机公司是在三菱造船和神户造船的电气机械部的基础上上,于1921年独立出来而组建的。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该公司于1923年开始和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进行技术合作——这是日本最早引进美国技术的公司之一。由于其产品质量好,得到日本军方的大量订货,该公司还在宇宙、原子能、计算机、海洋开发等高科技含量的新领域居日本领先地位。1993年度,该公司的销售额为287.80亿美元,居世界最大工业公司的第37位,居日本第10位;利润额1.92亿美元,资产额327.65亿美元。

    三菱集团早已超过二战前居日本第一的三井集团,而成为日本最大的垄断财团。1970年该集团宣告其44个主要企业的全年营业额超过日本国民总收入的1/10,并说1970年代要成为“世界性的三菱”、“包罗一切的三菱”。而世界经济界的评论则称之为:“日本的巨人”,“左右日本”和“三菱帝国”。在日本经济腾飞与争霸世界的征战中,三菱集团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无可替代的。

    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之母”。由岩崎弥之助所创办并打下基础,由岩崎久弥、岩崎小弥太等人加以发展的三菱重工及从中分立出来的三菱汽车、三菱电机,是日本现代工业的基础,是日本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柱。

    参考资料

    [1] 日本三菱集团成立财团10年间筹集100亿日元资助新人才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6]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闻网